22年终小结
2022年是比较魔幻的一年了,虽然还未到年尾,但是这一年也即将结束,另外过两天就要离校了,趁现在还可以思考,对过去的一年好好复盘一下。
我尚没有了解过如何做复盘,参考过去两年的经历,发现其实都是碎碎念。一般顺着时间的记忆轴展开是比较友好的,对自己来说也更利于回顾。但既然是复盘与总结,到最后一定是凝练的东西,是有清晰的条理的,是对以后有着可以参考可以继承的东西。于是,我开始尝试以这样的思路逐渐规范化以后的复盘模式。
关于秋招
今年的这个暑假就开始准备秋招了,确切的说从寒假开学来就陆续地刷题、准备项目了。先说下最终的结果吧,就在今天签下了武汉的某个互联网子公司。
再说下自己的经历。
我从大概3月开学开始陆续系统化的刷题了,3到6月份是养成期,7到8月份是练级期,9月份往后就是输出期了(当然这个阶段也可以继续刷)。刷题一方面是笔试和面试需要,另一方面是锻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。我觉得刷题应该可以长期坚持下去,虽然开始很恶心,但当你能秒杀的时候你的内心无比痛爽,这是前期的努力对自己的积极回馈。自己算法并没有刷太多,不成型,这方面的效果也不好,感觉问题出在对常见的提醒没有系统化的思考和深刻的总结上。没有弄懂这一步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,比如回溯算法有参和无参递归以及有值和无值的返回类型等。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,自己的专注也不是很够。这是我的一个弱项。
在优化自己的简历方面,重要性排序是:学历>实习>项目>技能。在校招简历筛选方面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,你的简历是你通往笔试或者面试的一个门票,今年这个情况绝大多数互联网中大厂过不了,当然也有一方面他们招人少的原因,往年的话不会卡太死(我就是堵信了这个,没有实习)。以后的趋势来看,实习真的很重要,特别是互联网中大厂的实习,他甚至还同时解决了项目问题。另一方面,实习选拔要求不会太严格,大部分还是有机会的,一定要区争取。春季实习的准备一般是年初到寒假这个样子,然后开学来后陆续开始面试,流程和秋招差不多,时间比春招更靠前一点。
项目的话就是你面试时候的谈资,大部分面试官会围绕着你的项目来提问,然后对应你的技能点深挖。自己前前后后大概面了20来家,稍微专业一点的面试官无一例外。秋招的过程中我在同时准备Java和大数据两类项目,特别是大数据项目很是辛苦,配环境啥的蛮折腾,最后也没啥发挥空间。后来慢慢觉得秋招的大数据岗位更需要的是数据分析/开发方向的,数据平台开发的很少,我仅有的两个大数据的面试都碰壁在了这方面,这也让我觉得大数据方向不过如此,就目前而言可能并不是我想要的。
前面说到,项目至关重要,我也一直在提高项目含金量上下功夫。但是反反复复并没有理想的效果,一方面我讨厌那些业务性质很强的项目,完全是一堆框架堆积没有痛点和解决方案。另一方面,框架类的项目很考验综合知识,但是可能无人问津,面试管的兴趣可能并不在那,还是需要一些别有不同来吸引他的注意。然而,注重问题解决的这类项目是校招生的闪光点,也是需要长期准备和积累的。没有认识到这一点,只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。
技能点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八股文了,他代表的是你的综合素质,你如何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往往不在于你的知识水平的深厚,大家都背八股文的情况下,你的回答方式和组织才是至关重要的。我自己在技能方面花了一些功夫,总结和提炼了很多,但是真正面试的时候少有发挥用场的,有少于引导的原因,也有不是大厂不care的原因。面试回答问题的方式上,不管是专业问题和非专业问题,都有很强的软技能驱动,这点是需要下去好好调研和总结的。
综上来看,通往offer的大船无非是简历+面试。一路的颠沛流离往往是投了没消息、笔了没消息、面了没消息。今年秋招很累的原因是:战线拉得很长,投的多,做的多,面的少,没消息的多。这不是一个好方法,容易让人疲惫,虽然有一些周围环境的影响,但是也确实缺乏自己的思考,所谓的刷经验并没有起到打怪升级的效果。哪个好与不好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对我而言,继续走互联网感觉更合适。
秋招就是找工作,准备一阶段就可以了,无非是待遇好与不好的原因,从最终收获的offer情况评判整个求学生涯的成果貌似是唯一的方式了,但其实是不对等的。过程有失败的必然性,但成长与最终收获是有烙印的,关注长期成长,这也是面临决断时的参考之一。
话又说回来,我们说读书值与不值得的事情。几年前尚能找到工作,读书几年后发现简历竟然都过不了了。我们的所有东西似乎都体现在了简历上,几年的东西却无甚可写,这是需要好好反思的。我们绝大多数人不能在开始就有好好的规划然后一步步去执行他。我们总是慢慢开始准备,善于以不变应万变,水来土掩的那种,但当手里没牌没好牌时,全然无济。我们还是不够勇敢,不知内心所向,我们还在成长,可真希望你快点成长。
关于科研
一些认识
我似乎养成了深度思考的习惯
我似乎喜欢上了看书
大道至简,无为而治。
选择
终身成长
读书的意义